风从海上来 丝路写精彩 ——“一带一路”上的“青岛印记”(上)一带一路”上的“青岛印记”(上)
□青岛日报/青岛观/青报网记者 沈俊霖
驼铃声声入耳,丝路熠熠生辉。
三年多来,中国首倡的“一带一路”构想携带着古丝绸之路的文明基因,从历史走进现实,奏响世界经济复苏、提升国际合作、加强全球治理的“协奏曲”。5月14日至15日,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行,此次论坛将开辟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新局面,推动“一带一路”建设迈上新台阶。
三年多来,作为积极融入“一带一路”战略的先行军和排头兵,青岛充分发挥“一带一路”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、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的双定位优势,进一步扩大开放,深化改革,以加速产业转移带动结构升级,以扩大经贸合作带动开放升级,以推进海上合作带动蓝色经济升级,全力构建“一带一路”综合枢纽建设新格局,在“一带一路”上打下了深深的“青岛印记”。
再次起航
乘风破浪潮头立,扬帆起航正当时。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城市,青岛立于开放、兴于开放,开放的基因已深深融入城市的血液,具有融入“一带一路”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。1500年前,作为“海上丝绸之路”北线起点,“古青岛”开启了我国北方海上贸易的大门。1500年后,作为“一带一路”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、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,新青岛再次扬帆,破浪前行。
这是青岛的使命与担当,亦是青岛的光荣与梦想。“一带一路”拓展了青岛的“筑梦空间”,开启了青岛新的“机遇之窗”。新青岛谋求新跨越,“一带一路”是一把金钥匙。
一场抢抓机遇、积极作为,全面融入“一带一路”的探索与实践有声有色,硕果累累。推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很快成立起来,为推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。随即出台的《落实“一带一路”战略规划总体实施方案》提出,以建设海陆双向开放桥头堡、海上战略支点、经贸合作枢纽、服务保障基地和文化交流中心等为重点,加强与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的交流合作,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,把青岛建设成为“一带一路”综合枢纽城市,争当落实国家战略的排头兵和先行区。
经贸先行
丝绸飘飘,丝路汤汤。经贸往来是“一带一路”基石,企业是“一带一路”的先锋。
马来西亚吉打州地处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出海口、海上丝绸之路的要冲,地理位置非常优越。一家来自青岛的民营企业——鲁海丰,正致力于在这里建设占地25平方公里、集渔业商业码头、交易市场、冷藏基地、水产品加工基地、补给整备基地、配套商业行政办公、住宿培训休闲服务等于一体的国际化远洋渔业基地。
“远洋渔业十分契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涵,在‘一带一路’倡议驱动下,青岛的远洋渔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”青岛鲁海丰集团副总经理刘继生说,目前,毛里求斯、马来西亚、俄罗斯等国相继向鲁海丰伸出橄榄枝,一系列合作项目正在落地。未来,来自东北亚各地的远洋渔船,将以青岛董家口港为大本营,向南绕过马六甲海峡,最后到达广袤的印度洋,与毛里求斯、塞舌尔等国展开合作。渔船满载之后,经马来西亚中转,运回青岛基地加工,然后销往世界各地。
普华永道中国山东主管合伙人张国俊认为:“‘一带一路’沿线各经济体与青岛禀赋迥异、优势互补,存在天然的合作基础,是经贸合作和城市影响力‘走出去’的新路径。”
风云瞬息万变,机遇稍纵即逝。为抢抓机遇,青岛加快拓展“一带一路”布局,进一步提升向南、向东开放水平,加快向西、向北开放步伐,围绕东南亚、南亚、西亚、非洲、中东南欧等地区,积极推动与重点国家、主要领域的双向投资贸易合作,深挖沿线国家合作潜力,围绕重点国家、重点领域,建立了72个总投资200亿美元的“一带一路”经贸合作重点项目库,全方位提升双向投资合作水平。同时,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,青岛正在建设16个境外经贸合作园区。这些园区已成为推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载体,不仅使青岛优势产业在海外形成集聚效应,还大大降低了青岛企业“走出去”的风险与成本。
不仅如此,青岛还探索出了一条崭新的国际合作新路径——建设境外工商中心。目前,青岛已经在新加坡、韩国釜山、德国慕尼黑、美国圣何塞、日本东京、以色列特拉维夫先后建立海外工商中心。这些工商中心将青岛“搬”到了全世界,成为青岛与海外互相交流、贸易促进和经济合作的窗口。
经过多年耕耘,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已经成为青岛最为重要的进出口市场和境外投资地。去年全年,青岛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投资19.2亿美元、增长11%,实现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24.6亿美元,同比增长14.1%;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市场进出口总额338.28亿美元,占全市当年进出口总额的51.3%,特别是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出口同比增长4.2%,成为拉动全市外贸出口增长的重要力量。今年以来,增长势头更猛。今年第一季度,全市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备案投资项目8个,中方协议投资额9.5亿美元,增速高达66.6%;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市场进出口总额614.3亿元、增长26.9%。
联通心桥
国之交在于民相亲,民相亲在于心相通。
青岛抓住“一带一路”契机,与沿线国家民众加强交流、增进理解,讲好“青岛故事”,与不同文化和文明加强对话、交流互鉴,不断加快文化“走出去”的步伐,极大丰富了“国相近、民相亲”的丝路内涵,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文化的创新。
与“一带一路”悠久的历史渊源、精彩的历史故事,成为青岛和“一带一路”交流互鉴的纽带。1600多年前,东晋高僧法显,经陆上丝绸之路,穿越位于今河西走廊和新疆的9国,赴古印度寻求真经。10年后,他沿着海上丝绸之路,最终北上登陆青岛,归国后写成《佛国记》,留下了关于丝绸之路的珍贵历史印记。
去年6月11日,根据这段历史创作的史诗舞剧《法显》在北京中国剧院首演,盛况空前。这位东晋高僧的传奇人生与精神历程叩击着每一位观众的心扉,连续两日的演出一票难求。法显,这位舍身求法、矢志不渝、勇于圆梦的大德高僧,成为一盏引导青岛驶向“一带一路”伟大航线的不灭明灯。
5月7日,来自亚洲、非洲、欧洲、美洲29个国家的90名在青留学生,在黄岛海青镇参加了采茶、茶艺表演、品茶等活动,体验中国传统的茶文化。
眼下,这样的跨文化交流在青岛精彩纷呈。亚太经合组织第二次高官会及贸易部长会议、二十国集团民间社会会议(C20)、世界休闲体育大会、“一带一路”战略国际研讨会……通过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涉外活动在青举办,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人士走进青岛,感受这里非同一般的魅力与活力。
青岛主动伸出友谊之手,用心讲述“青岛故事”,推广青岛城市品牌。迄今,青岛先后多次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欧亚非洲30个国家举办了40余场“通商青岛新丝路、经济合作新伙伴”为主题的“丝路对话”经贸活动,先后与沿线国家投资贸易机构和有关城市签署了52个地方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备忘录,有效提高了青岛市作为“一带一路”双定位城市的知名度,推动了青岛与沿线国家的经贸交流与合作。
青岛的开诚布公,赢得鲜花与掌声。近年来,柬埔寨副首相因蔡利、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首席部长谢里夫、吉尔吉斯斯坦副总理伊西多罗维奇、乌兹别克斯坦第一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阿济莫夫、津巴布韦副总统姆南加古瓦、南非副总统拉马福萨、上合组织实业家委员会秘书长谢尔盖等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高层领导先后到访我市,共商合作大计,共享发展成果。
目前,青岛已与世界上63个城市(省、州)或商务机构缔结国际经济合作伙伴关系,其中,涉及31个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49个城市(省、州)合作伙伴关系,“一带一路”朋友圈不断扩大。
善始者实繁,克终者盖寡。有号召、有行动,有目标、有路径,遵循“一带一路”的宏大指引,青岛笃定前行,正在书写着跨越式发展的全新篇章。
青岛经贸融入“一带一路”示意图
■青岛在建的境外经贸合作园区
①巴基斯坦海尔-鲁巴工业园
②南非海信开普敦亚特兰蒂斯工业园区
③青岛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区(横跨欧亚大陆、境内外双
向投资互动合作园区)
④赞比亚瑞昌棉业农产品加工合作园区
⑤柬埔寨中柬合作青岛产业园
⑥柬埔寨中启控股斯努经济特区
⑦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镍铁工业园
⑧印度尼西亚太平洋国际资源投资橡胶综合工业产业园
⑨泰国森麒麟罗勇府自治省立盛橡胶工业园
⑩马来西亚北方农渔业产业园
柬埔寨青建工业园区
加拿大加中清洁能源加中天然气工业园
肯尼亚川山国际硅藻土工业园
中哈农牧产业科技示范园
中海海洋印尼美娜多海洋产业园
马来西亚吉打州橡胶工业园项目
●青岛建设的境外工商中心
①新加坡
②韩国釜山
③德国慕尼黑
④美国圣何塞
⑤日本东京
⑥以色列特拉维夫